,
如果要尋找這個星球上最摳門的群體,那麼一定非程序員們莫屬了。有個笑話是找對象要找程序員:『掙得多,花的少;常加班,死的早』。
在創業之前,我也是個摳門的主。公司給配筆記本,就絕不自己買。一個 N73用三年如果不是丟了就不會買新的。東西永遠是夠用就好,而不管是否在技術上已經落伍;為了找一款軟體的 sn,我可以花上一個小時,不厭其煩地註冊有 sn的論壇,攢積分下載,儘管該軟體的正版價也就幾十人民幣。
值得慶幸的是,這種摳門的勁兒在11年終於得到了改觀。
11年初我人生第一次自己花錢買了個筆記本,還是個13"的 MacBook pro。
11年底我買了自己的第一部 iPhone,iPhone4s。
12年初我正式為自己買了https://https://github.com的 micro plan,每月$7。
12年下半年我買了15"的 new MacBook pro。
12年我買了好幾個正版軟體。
...
在這些不斷購買的過程中,我逐漸發現了一個道理—— 程序員的時間很寶貴,只要有能用合理價格買來的用來提高效率的產品和服務,就不要花時間找免費或廉價的替代品。
我應該早就使用15"的 mbp進行軟體開發,而不是使用 PC或13"的 mbp。
我應該購買 github的服務,而不是自己搭建 gitosis。
我應該購買好的英文圖書的 kindle版,而不是苦苦在各大網盤上搜索對應的盜版 pdf。
我應該在 wrapbootstrap上購買中意的 css模板,而不是自己去從頭設計,或者在 google上不斷搜索,以期碰到免費的好模板。
我甚至應該買 digitalocean的 vm,而不是在自己的機器上使用 vagrant——僅僅是為了更快的 apt-get的速度。
但是,至今很多人還不明白這個道理。我嘗試著將我的這一理論傳播給周圍的人,不少人的反應是:你真有錢!
其實這和有錢沒錢真沒太大關係。這是行為習慣,是程序員逐漸將自己的時間往高附加值的事情上轉移的必經之路。
什麼是高附加值的事情?因人而異。在我看來,讀讀書,寫寫文章,參加活動和聚會,甚至坐在那思考人生都是比在網上翻來覆去找某個免費資源的價值要高。
如果花兩百塊錢,你就能買到一套某個軟體的實戰高手錄製的兩個小時的學習視頻,你買不買?自學也沒什麼問題,不過你要多花好幾倍的時間,而且還不一定能達到看視頻所能達到的高度。
我估計你還是不會買。因為你還被桎梏在『互聯網上的內容就該免費』的觀念里。
這筆賬要這麼算,假設你自學免費的文檔達到相同的高度需要10小時,那麼這意味著只要你每小時的薪水超過20元,你就應該購買。20元的時薪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一個月收入大概3500元(20 x8 x21.5)——大多人的身價應該超過這個錢了。
如果換個角度看待這筆消費,把它視作對你個人的技能的投資?你願意投么?
願意就分享給更多的人看到吧!
必利吉,必利勁,果凍威而鋼,超級犀利士,樂威壯,犀利士5mg
留言列表